太平天國的二元體製
太平天國之亂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總計傷亡人數無定論,各種統計從7000萬人至1.6億人不等,極有可能是人類史上死傷最慘烈的內戰。太平天國從1850年起共堅持了14年,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極其重要的一頁。
分封諸王
1851年,太平軍占領永安。為完善太平天國作為「國」的基本特質,也為了分配勝利成果,天王洪秀全下詔,將最核心的5個統帥,全部封為王。
除洪秀全自己稱天王、萬歲外,楊秀清為東王,稱九千歲;蕭朝貴為西王,稱八千歲;馮雲山為南王,稱七千歲;韋昌輝為北王,稱六千歲;石達開為翼王,稱五千歲。
從封號上看,6人全稱王;從級別上看,洪秀全和楊秀清,只是萬歲和九千歲的差別。天王並無明顯優勢,這當然不是洪秀全願意看到的結果。他在分封時也說得明白,全部稱王不合理,但我們就姑且這麽做吧。顯然,這是出於無奈做出的讓步。
權力漸失
其實,洪秀全的無奈不止這些:他作為天王,其實只有宗教權力,所有的軍政大事,全歸楊秀清主理,甚至西、北、南三王,也明確規定,由東王節製。
如此對自己不利的封王製度,洪秀全為什麽肯接受?因為拜上帝教,早就不是他說了算了。
拜上帝教最早的核心人物,是洪秀全和馮雲山。洪秀全是政治和宗教的最高領導者,馮雲山是組織和實際執行者,兩人聯合領導,配合得很好。
但1847年,馮雲山因為帶人搗毀廟宇,被逮捕入獄,洪秀全為搭救他,回廣東找關系。廣西會眾群龍無首,楊秀清和蕭朝貴兩人(當時是普通會員),就偽裝成「神靈附體」的樣子,分別代表天父和天兄傳達聖旨,重新把會眾組織起來,填補了洪秀全和馮雲山的權力真空。
打壓天王
洪秀全和馮雲山歸來後,看到楊、蕭已經實際掌控了教眾,只能認可兩人的地位。從此,楊、蕭代表天父、天兄傳達旨意,洪秀全也要下跪聽從。
楊、蕭利用對教眾的影響,擠壓洪秀全和馮雲山的勢力。比如洪秀全的表親王盛均,是拜上帝教的最早信徒,王家人幫洪秀全組織傳教,有很高的地位。蕭朝貴卻假借天兄旨意,說王家族人是妖魔,致使王家人被邊緣化。大戶曾家,也是用這種方法被打壓下去的。
楊秀清、蕭朝貴擔心洪秀全、馮雲山影響教眾,就把他們隔離起來。當時,教徒以金田村為基地,鑄造武器,訓練軍事技能。蕭朝貴就假借天兄下凡,說洪秀全的黃龍袍太顯眼,不能讓外人知道洪秀全是領袖,進而摸清拜上帝會的底細,所以讓他離開金田村。洪秀全和馮雲山無奈,被轉移到教徒很少的村子,直到楊秀清、蕭朝貴決定起義,才把他們接回來。
權力之爭
洪秀全也嘗試著爭取地位,為此,他想自稱「太平王」(之前沒有稱過王,可能是稱帥的,記載不詳),但楊秀清、蕭朝貴不答應,洪秀全爭取很久,他們才勉強同意,但要求以馮雲山、楊秀清、蕭朝貴為三大軍師,楊秀清、蕭朝貴開始與元老馮雲山並肩。
洪秀全第二次爭取地位,是在他被接回金田村後,主動要求成立太平天國,自稱天王。當時楊秀清受傷,蕭朝貴主持事務。因為正面臨清軍圍堵,蕭朝貴勉強同意。但他要求,天王之下,以楊秀清、蕭朝貴為正軍長,馮雲山和韋昌輝(蕭朝貴後提拔起來的)為副軍長。馮雲山的地位,從老二降到了老四。但對這種安排,楊秀清非常不滿意。
永安建製
從金田到永安,楊秀清、蕭朝貴二人立下汗馬功勞。蕭朝貴是對抗清軍的主力,也是定計取永安的人。而會眾一直被圍堵,糧草不足,士氣低落。楊秀清為鼓舞士氣,兩次以天父名義下詔說,大家的功勛都會被記錄,日後到「小天堂」論功行賞。眾人雖不知道小天堂在哪,但也有了盼頭,這才振作起來,攻克永安。
攻克永安
永安是太平軍占領的第一座城市,防禦工事健全,糧草充足。太平軍一直被追著在各個村落間亂竄,終於可以喘一口氣了。楊秀清打算在這,把新建的太平天國,再整頓一番。
蕭朝貴在永安防禦戰中受重傷,讓楊秀清一家獨大。至於他如何讓洪秀全答應上面的分封結果,史書中沒有詳細的記載。但史家多數認為,在此期間,一定有政治鬥爭,或者楊秀清對洪秀全的壓迫行為。
除了確定新的分封製度,太平天國宣布使用新歷法,即天歷;頒布《太平禮製》,規定從上至天王、下至兩司馬的各種等級,再次承諾到「小天堂」後兌現;除此之外,還有強化軍紀和道德的規章製度等等。太平天國作為「國」已經初具規模。
後果
天京事變:1856年,因為楊秀清執掌軍政大權,與諸王矛盾漸深,洪秀全命韋昌輝回京,誅殺楊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