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混亂的軍隊編製
如果從陳勝、吳廣算起,中國農民起義的歷史足有兩千多年,其中不少起義軍都有較為完備的軍隊編製體系,如唐末黃巢部沿用了當時流行的藩鎮編製,而明末的李自成則采用了營-隊-哨三級編製,但要論編製最嚴密繁復的,則非太平軍莫屬。
太平軍恐怕是唯一一個把「軍」這個名稱當成正式建製單位使用的農民起義軍,而且這級建製自始至終一直存在,並寫入官方出版物。
1850年底太平軍在金田團營,開始同清方對抗,當來自廣西各縣的拜上帝會眾集結金田後,立即被編為中、前、後、右、左共5個軍,按照編製,每個軍的主官稱為「軍長」「副軍長」,下轄四個「先鋒」,每個「先鋒」轄5個「百」,每個「百」轄4個營,每營25人,各級主官都叫「長」。
按照這個編製,太平天國每個軍應有2500人(不包括各級軍官),全軍12500人,而當時金田太平軍總數為「男婦二萬余」,則能戰者的總數和編製相差並不多,各級編製是比較充實的,《天兄聖旨》中提到前軍以張瑲進為先鋒長的一個先鋒,有兵力500人,和編製規定一模一樣,而與太平軍交鋒的清方將吏轉述俘虜供詞,都說太平軍每營人數為25人,也與編製相當。
太平軍編製的重大變化,是在1851年7月2日至8月15日之間。
7月2日,太平軍經過一番轉戰後,回到最初起兵的紫荊山區,洪秀全的總部駐紮茶地村,在這里,太平軍按照《周禮》進行整編,將5個軍擴大為10個,即中一、中二至左一、左二,軍轄中、前、後、右、左5師,師轄中、前、後、右、左5旅,旅轄一、二、三、四、五5個卒,卒轄4個「兩」,每「兩」5個「伍」共25人,各級主官分別叫軍帥、師帥、旅帥、卒長、兩司馬、伍長,按照這個編製,全軍連軍官共13156人。表面上看,新編製比舊編製只擴充了1倍,其實不然:原來的軍以下只有先鋒-百-營三級編製,而新的軍則為師-旅-卒-兩4級,營和兩的編製人數卻是相同的,也就是說,新的一個軍編製,就相當於原先5個軍的總和,新編製不是擴編了一倍,而是擴編到原先的10倍。
問題是太平軍的兵力並沒有膨脹到如此驚人的數量:按照新編製,太平軍全軍應有13萬多人,但根據清方情報、俘虜供詞等可知,直到稍後太平軍進入永安州城,全體男女總人數最多不過三四萬,甚至有說僅1萬多人的,也就是說,擴編到原先10倍編製的太平軍,能上陣的戰士人數比擴編前增加有限,甚至可能不增反減。太平軍的第一次擴編,更多出於人事安排的需要。
1853年1月,太平軍在武昌第二次擴編,將軍數由10個擴編到25個,即從中一軍至左五軍(一說為30個,則中、前、後、右、左各為6個軍),同時增編水營5個軍(中、前、後、右、左),土營一個軍;幾個月後在天京,又擴編為陸營95個軍(中一軍至左十九軍),水營9個軍(水中軍,水前一軍至水左二軍)和土營兩個軍(一說先擴編到50個,然後再擴編到95個)。
如果照這個數字算,太平軍的總兵力實在相當可觀:如果把水營、土營的人數看作和陸營相當,即每軍不算總製、監軍、典官和其它閑雜人員,正式編製官兵13156人,那麽在武昌按25+5+1共31個軍計,總兵力達407836人;在天京按95+9+2共106個軍計,總兵力更達1394536人。
但實際數量肯定沒有這麽多。明明人數不足卻要虛設這麽多軍,一是因為分兵作戰,較大的編製有利於各兵團招兵買馬,二是這一階段立功的將士很多,需要設立更多實缺論功行賞。因此後期軍數越來越多,但每個軍的人數反倒越來越少,如掃北軍只有9個軍,出發時就達2萬人,全盛時兵力高達6萬,每個軍平均有近7000人,而掃北援軍有15個軍,出發時竟只有六七千人,每個軍平均不足500人,這樣做的副作用,一是官多兵少,影響戰鬥力,並為後期濫封官爵埋下伏筆,二是統計紊亂,難以確切做到「知己」,《太平軍目》是專門記載軍隊編製的書籍,可是一開始把一個軍人數錯算成13270人,後來又漏掉5個師帥、25個旅帥,算成13125人,直到所見到的最後一版(1858年版)仍未改正,相反,同樣采用《周禮》編製的太平天國農村鄉官體製,《天朝田畝製度》第一版就準確算出了13156的每軍戶數,說到底,是農村編戶數與編製相差不大,而軍隊實際人數和編製離題萬里、以至於誰也沒真把編製當回事。
95個軍並非太平軍軍數的最高峰:1858年時,本身只能算太平軍中級軍官的前撚首李昭壽,部下就有多達24個軍的編製,全軍總的軍數自然遠遠超過95或106個。稍後,洪秀全推行「分地製」,各地守將均自行編製屬下軍隊,「軍」這種臃腫、不方便的編製,普遍被旗、營、隊等更靈活、更符合實際的編製所取代。盡管在不少將領的隊伍里,仍然有「軍」這種舊編製的留存,盡管一心想把軍權牢牢掌握在洪氏家族手中的洪秀全後來多次試圖抽調各將領軍隊中精銳,按傳統的《周禮》編製重新成軍,但太平軍編製的主體,已轉為新的隊-營或旗-隊-營編製了。